李郁
這幾天,讀了幾篇海外華人到周口尋根祭祖的文章,又使我想起二十幾年前,我讀過的美國暢銷長篇小說——《根》。這部尋根的小說寫得波瀾起伏、引人入勝,不亞于同類題材——黑人問題的傳世名著《湯姆叔叔的小屋》,使我驚嘆不已。
在上世紀60年代,一個美國黑人從檔案館里發(fā)現(xiàn)販賣非洲黑人歷史的資料后,再也不能平靜。于是開始了尋根之旅,他要知道自己是從哪里來的。憑借豐富的史料,再根據(jù)自己的家族史,把這一文化尋根的過程,寫成了轟動世界的文學作品《根》。
以黑人的生活為主要情節(jié),以黑人為主人公的《根》,以獨特的敘述方式,挖掘美國黑人之根。作者上推七代,尋覓到了18世紀中期的一個非洲村落。這也是所有美國黑人之根的代表和象征。那時非洲部落的生活是那么淳樸和諧,黑人的祖先決不野蠻。野蠻的是用先進武器把他們當獵物強行抓走賣到美洲的“文明人”,他們的非洲之根被“文明”的野蠻掐斷了。
書中反復指出,人最寶貴的是要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是從哪里來的?!陡肪褪前褜@種歸屬感的尋求作為己任,在一個黑人家族七代的歷史中開辟出尋根之路。
經過12年的探索,作者終寫出了自己的《根》。作品通過祖祖輩輩口耳相傳的片言只語的非洲話,終于在非洲一岡比亞河畔找到了祖先出生地,弄清了黑奴第一代祖先的來歷,使小說具有很濃的紀實色彩。
受到《根》的鼓舞,20世紀70年代末許多美國黑人掀起了一股尋根熱潮,并引發(fā)了全世界各民族的尋根熱,其中海外華人的尋根之旅更是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掀起了尋根潮,一時到大陸尋根問祖的絡繹不絕。
在美國生活的非洲后裔奧巴馬,1987年第一次回肯尼亞尋根。剛剛到達內羅畢,迎接他的姑姑面對從未見過的侄子第一句話是“歡迎回家”。28年后,再到內羅畢已是今非昔比——迎接他的是肯尼亞的總統(tǒng),是這個國家歡迎他回“家”。奧巴馬就職美國總統(tǒng)那天,肯尼亞放國假一天表示慶祝,這是根對葉的情義。
《根》的作者是認真的,使我覺得不是在讀小說,而是在讀他的家史。他以飽滿的創(chuàng)作激情,把作品寫得豐富生動、真切細膩、詳略得當,可見傾注心血之多。這部作品很有現(xiàn)實意義及歷史意義、文化意義。
1976年,《根》出版,第二年,獲得了美國的普利策特別獎。后來拍成的同名電影一度轟動美國。
作者亞歷克斯·哈利,年輕時就顯示了寫作才能。二戰(zhàn)期間,不少戰(zhàn)士羨慕這位戰(zhàn)友的寫作才華,紛紛請他幫助寫情書。
他于1992年去世,終年71歲。
《根》作為特殊的黑人問題類小說,和《飄》《湯姆叔叔的小屋》一樣,屬世界名著。
這部小說給人這樣的啟示:尋根問祖、祭祖,慎終追遠,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心理。同時,也是開展姓氏文化研究的“根”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