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09日
第08版:國際新聞 PDF版

美德秀團結 分歧難化解

新華社記者 鄧仙來

美國總統(tǒng)拜登7日在白宮會晤到訪的德國總理朔爾茨,雙方重點討論了如何應對俄羅斯與烏克蘭邊境地區(qū)的緊張局勢。

分析人士指出,拜登政府借美德峰會再次渲染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風險,意在說服德國更加堅決地對抗俄羅斯,展現(xiàn)西方內部的團結。但由于德國二戰(zhàn)后形成的反戰(zhàn)傳統(tǒng)、其國內法律對武器出口的嚴格限制以及對俄羅斯能源的依賴,德國在烏克蘭問題上與美國存在明顯分歧,朔爾茨上臺后對美國的首訪也難以改變這一點。

有意秀團結

俄烏邊境局勢近來持續(xù)緊張,美國不斷渲染俄對烏的“入侵”迫在眉睫,其目的在于聯(lián)合盟友打壓俄羅斯,并強化自身對歐洲的控制。但德國一直拒絕向烏克蘭援助致命性武器,同時在是否終止德俄之間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上也不愿做出明確表態(tài)。

美國一些國會議員和媒體因此質疑德國作為盟友的“可靠性”。德國《商報》也認為,朔爾茨觀望式的執(zhí)政風格已影響到西方盟友對他的信任,朔爾茨此訪意在打消外界的各種質疑。

在雙方會晤后舉行的聯(lián)合記者會上,拜登和朔爾茨都試圖展現(xiàn)兩國在應對烏克蘭危機和保障歐洲安全方面的團結。雙方同意,如果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兩國將聯(lián)合盟友對俄實施嚴厲經(jīng)濟制裁。同時,雙方也強調了通過外交途徑緩和烏克蘭局勢的重要性。拜登表示,美方完全信任朔爾茨,美國媒體所謂“德國不再可靠”的說法不正確。朔爾茨也表示,德美伙伴關系是德國外交政策“永恒”的組成部分。

面對來自美國和一些東歐國家的壓力,德國政府7日表示,將向立陶宛增派350名士兵,以應對俄烏邊境緊張局勢。朔爾茨當天也在記者會上再次為德國的立場辯護,稱德國在增強北約軍事實力方面已經(jīng)盡力,并且在為烏克蘭提供經(jīng)濟援助方面的貢獻僅次于美國。

北約前副秘書長羅絲·戈特莫勒認為,對于上臺不久的朔爾茨來說,此訪一個重要目的是向美國表明,“后默克爾時代”的德國仍堅定站在盟友一邊。

難以消分歧

盡管雙方都想秀團結,但在涉及自身重大利益的問題上,還是不愿做出實質性退讓。例如,美德在烏克蘭問題上的一個重要分歧在于,美方認為如果俄對烏動武,由俄羅斯經(jīng)波羅的海向德國輸送天然氣的“北溪-2”管道項目應停止,但德國至今未對此做出明確表態(tài)。目前“北溪-2”管道項目已完工,尚未投入運營。

美德在“北溪-2”項目上的分歧在7日的記者會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拜登重申,俄羅斯一旦“入侵”烏克蘭,“北溪-2”項目應不再推進。而面對在場記者的反復提問,朔爾茨卻始終沒有明確承諾終止“北溪-2”項目,僅表示將與美國“采取一致行動”。

美國智庫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專家鄧肯·伍德指出,雖然美歐之間正在就降低歐洲對俄天然氣依賴進行頻繁的外交接觸,但由于缺乏保障供應的基礎設施,相關進展極其有限且遠未形成系統(tǒng)性的長效解決方案。

分析人士指出,二戰(zhàn)的慘痛記憶使德國深知,必須防止歐洲再次爆發(fā)大規(guī)模戰(zhàn)爭。同時,鑒于德國與俄羅斯在地理上的接近性和在能源領域的深度合作關系,德方也清楚,兩國關系破裂將嚴重損害德國的利益。但美國并沒有充分考慮德國的重大關切,而總是把自身利益擺在首位,在歐俄關系和烏克蘭問題上不斷煽風點火。因此,美德之間的分歧很難真正消除。

(新華社華盛頓2月7日電)

2022-02-09 新華社記者 鄧仙來 1 1 周口日報 content_159205.html 1 美德秀團結 分歧難化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