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坐著高鐵看中國|行進中讀懂山河無恙

來源:新華網

作者:

2020-10-10

(坐著高鐵看中國)(1)京張高鐵:穿越歷史 駛向冬奧

一列復興號高鐵列車穿過京張高鐵居庸關隧道(10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 題:行進中讀懂山河無恙,奮斗中實現(xiàn)家國夢圓——“坐著高鐵看中國”大型主題宣傳活動側記

新華社記者樊曦、齊中熙

2020年,一個特別的年份:疫后重振,浴火重生,山河無恙。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一個特別的假期:國慶中秋,同慶同圓,家國安康。

10月1日至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聯(lián)合澎湃新聞、現(xiàn)代快報、南方都市報等多家媒體推出“坐著高鐵看中國”主題宣傳活動。據(jù)統(tǒng)計,網上相關報道近10萬篇次,系列直播平均單日全網閱讀量超過2億次。

心安處是故鄉(xiāng),行進處是中國。

直播報道、紀實故事、景觀航拍、大小屏融合……各種報道形式異彩紛呈,報道內容鮮活生動,借鐵路線串聯(lián)起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地理線和動人暖心的故事線,展示歷經風雨磨礪出的民族自信心、精氣神。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這是溫暖的中國故事

破曉的曙光照耀大地, 一列列動車組鳴笛啟程,迎著朝陽駛向前方。

1日清晨,各路記者從各地出發(fā),踏上京廣線、滬漢蓉線、武廣線,向著“英雄城市”武漢進發(fā)。

武漢火車站,一場不期而至的“快閃”在這里亮相——“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熟悉的旋律響起,旅客們紛紛停下腳步。

“我家就在岸上住”——志愿者華雨辰來了。疫情期間,她當過測溫員、搬運工、方艙播音員……如今,她作為孩子們的音樂老師,用歌聲傳遞愛和責任。

“這是英雄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人民英雄”張定宇來了。雖然身患漸凍癥,但他始終堅守在抗疫一線。

央視直播的鏡頭中,一個個熟悉的面孔、一句句振奮人心的歌詞、一雙雙濕潤的眼眸,大家揮舞國旗、共同唱響同一個旋律,致敬每個“為武漢拼過命”的人,致敬英雄的城市,致敬我們的祖國。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是國內疫情穩(wěn)定以來的第一個長假。

央視新聞的一句“嗨,朋友!我們一起‘回’武漢”,讓許多人熱淚盈眶。

“看一看武漢的櫻花,吃一碗熱干面,再看看自己的戰(zhàn)友與患者”,是現(xiàn)代快報直播間里援鄂醫(yī)護者們共同的心愿。

“出發(fā)去武漢!重回抗疫一線感受英雄城市”,在澎湃新聞的鏡頭下,上海市援鄂醫(yī)療隊隊員紛紛為武漢送上祝福:“聽聞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愿你越來越好。”

“高鐵南都號”上,廣東援鄂醫(yī)生帶著特產重返武漢……

時光沒有忘記——

僅僅幾個月前,這座千萬人口城市關閉離漢通道;4萬余名醫(yī)務人員星夜馳援;14億中國人眾志成城……

在這場沒有先例可循的大考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中國交出了令人贊嘆的“答卷”——

用一個多月時間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用兩個月左右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shù)以內;

用3個月左右時間取得武漢保衛(wèi)戰(zhàn)、湖北保衛(wèi)戰(zhàn)的決定性成果,進而歷經幾場局部地區(qū)聚集性疫情殲滅戰(zhàn),奪取了全國抗疫斗爭重大戰(zhàn)略成果。

……

金秋時節(jié),武漢站人流如織。當熟悉的畫面再次出現(xiàn),所有人都意識到,平穩(wěn)安樂的日子來之不易。

“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我們什么都可以豁得出來!” 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這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承諾,也是中國抗疫斗爭的制勝法寶,而這八天長假煥發(fā)出來的活力,正是對這份承諾的兌現(xiàn)。

坐著高鐵一路行進,呼嘯的列車迸發(fā)前進的力量,3萬多公里高鐵線路記錄奮斗的軌跡。高鐵飛馳,涌動的正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

披荊斬棘、克難前行,這是震撼人心的中國力量

“坐著高鐵看中國”,透過八天八線,一個躍動激情的中國和千千萬萬個奮斗的人生精彩呈現(xiàn)。

10月7日央視成昆鐵路直播中,有這樣一座“懸崖車站”震撼人心。

這座名為沙馬拉達的小站,是成昆鐵路上條件最為艱苦的高山小站之一。它孤零零地佇立在半山腰,背后就是懸崖深谷。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本褪沁@樣一個曾被外國專家稱為修筑鐵路禁區(qū)的地方,中國人在1970年建成了成昆鐵路。近1100公里、30多萬人參建、2000多人犧牲,橫絕之地得以開出坦途。

貴廣高鐵“83.3%路段處于橋梁上或隧道中”。作為我國首條連接大西南和大灣區(qū)的高速鐵路,它將貴陽到廣州的通行時間從20多個小時縮短到最快4小時。

——“中國高鐵為什么這么快?”

——“盡量走直線。”

——“高鐵遇到山怎么辦?”

——“打隧道、建橋梁?!?/p>

直播中,記者用最平實的語言向公眾解釋,為什么中國高鐵可以“這么快”。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中國高鐵奇跡背后的奮斗精神,早已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的基因里。

12年前,中國第一條高鐵京津城際開通運營。如今,一列列動車組穿梭江南水鄉(xiāng),蜿蜒嶺南山川,馳騁東北雪原……路網越織越密,交通四通八達。

坐落在長春的中車長客股份有限公司,是“復興號”“和諧號”高鐵列車的“出生地”。

(坐著高鐵看中國)(1)哈大高鐵:駛向希望的田野

高鐵從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的沃野間駛過(9月2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坐上哈大高鐵,中車長客股份資深設計專家喬峰十分自豪,他和同事們一起,在高寒高鐵列車技術攻關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突破。

哈大高鐵全線地處高寒地帶,為確保列車運行安全,專家會同中國鐵路沈陽局等單位,不僅對哈大高鐵使用的動車組進行多項防寒技術改造,還設置了道岔融雪裝置,研制了針對動車轉向部位的自動融冰除雪設備。

如今,通過不斷技術創(chuàng)新,中車長客的產品已出口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以動車組制造為龍頭的軌道列車制造產業(yè),已在吉林省隆起一條堅實的產業(yè)帶。

坐著高鐵看中國,體會中國變遷,感受中國力量。

截至2020年7月底,中國鐵路營業(yè)里程達到14.14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二;高鐵3.6萬公里,穩(wěn)居世界第一。

經濟發(fā)展、城市融合,流動中國盡顯復蘇活力

今年國慶中秋8天假期,全國接待國內旅游人數(shù)預計達5.5億人次。10月1日當天,鐵路以1509萬人次創(chuàng)疫情發(fā)生以來單日旅客發(fā)送量新高。

黃金周,歷來是觀察中國經濟的窗口。

“當人們擠進火車,擁擠在古老的廟宇中以及做其他許多國家人民仍然只能夢想的一切事情時,這是迄今為止表明中國從疫情中復蘇最清晰的信號?!?/p>

關注今年中國國慶假期,美國《紐約時報》如此評價。

高鐵,無疑是這一切變化的載體。長假期間,上億人次乘坐高鐵出行,飛馳出“中國速度”。猶如高鐵, “中國號”列車快速復蘇,疾馳如箭。

(坐著高鐵看中國)(1)杭黃高鐵帶火綠色生態(tài)游

9月30日,游客在浙江建德嚴州古城觀看民俗表演。 2018年12月25日,杭黃高鐵正式開通運營。高鐵沿途分布著黃山、千島湖、西湖等數(shù)十個5A級與4A 級風景區(qū),不僅串起了名城、名湖、名江、名山,而且充分展示了生態(tài)文明建設成果。高鐵沿線的城市與居民在參與生態(tài)保護的同時,也實實在在地收獲了“綠色紅利”。 新華社記者翁忻旸攝

直播鏡頭里,從杭州到黃山,從千島湖到富春江,杭黃高鐵不僅成就了“黃金旅游線”,還催生了沿線水下攝影師、漁夫模特、星空攝影師等“新鮮”職業(yè)。

在中國農業(yè)主產區(qū)的皖北、豫東地區(qū),如今正是豐收時節(jié)。商合杭高鐵通車之后,昔日的勞務輸出大區(qū)舊貌展新顏,越來越多在外的當?shù)厝嘶剜l(xiāng)創(chuàng)業(yè),致富的勁頭越來越足。

“假期人雖然多些,但高鐵方便,相聚團圓、友情和商機都在高鐵的站點之間。”南京南站工作人員許慧玲見證著高鐵線上人與人的交往與城市之間的融合。

作為京滬高鐵五大樞紐車站之一,南京南站平時日均發(fā)送旅客量約10萬人次。在這個樞紐站,下了地鐵上高鐵,換乘全程最多不過8分鐘。以此為中心,高鐵4小時內可達北京、上海、杭州,這個壓縮時空的旅游圈、經濟圈、朋友圈為城市發(fā)展帶來了活力。

(坐著高鐵看中國)(1)探訪合福高鐵沿線的千年古村

9月25日,游客在呈坎古村內游玩。 呈坎古村位于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qū),距離合福高鐵黃山北站30分鐘車程,始建于東漢時期,現(xiàn)有古建筑遺址100余處。 秋日呈坎,古村與遠山交相輝映,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新華社記者 黃博涵 攝

中國社會經濟正在以驚人的速度迸發(fā)活力。聯(lián)合國貿易和發(fā)展會議近期發(fā)布報告,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3%,但中國經濟仍將保持正增長,并為世界經濟復蘇提供機遇。

一站又一站,一程又一程。“中國號”列車穿越四季,無懼風雨。

坐著高鐵看中國,人們看到的不只是祖國的壯美河山,也是經濟復蘇的勃勃生機、政通人和的氣象萬千,更是一次讀懂山河何以無恙的豪邁旅程。

[責任編輯:王松濤]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周口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