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周口晚報
2017-12-05
??? □晚報記者 張洪濤 文/圖
如果沒有日本侵華戰(zhàn)爭,李學海可能只是一位飽讀詩書的文人,歷史的車輪卻讓他成為一位見證殘酷戰(zhàn)爭的軍人。
從飽讀詩書的學子到軍人的轉變,李學海承受著國恨家仇的巨大悲痛——正是那場慘絕人寰的侵華戰(zhàn)爭,讓他失去了他敬愛的父親,從此過著風雨飄零的生活。他雖然奮戰(zhàn)在戰(zhàn)爭的后方,卻耳聞目睹了日軍的兇殘無道,立志上戰(zhàn)場奮勇殺敵??箲?zhàn)勝利時,他有幸在鄭州接收日軍裝備,見證了日軍投降的歷史性一刻。
11月28日,在商水縣產業(yè)集聚區(qū)馬口村,周口晚報記者見到了在家安享晚年的李學海老人。
老兵檔案
李學海,1927年出生在商水縣馬口村,念過私塾。1943年,他加入國民黨85軍,在軍部軍需處當文書,曾于抗戰(zhàn)勝利時在鄭州接收日軍大炮八門。1949年,他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為一名炮兵,立過三等功兩次,四等功一次。1955年,他從部隊轉業(yè)回到商水縣工作、生活至今。
1.
家中痛失頂梁柱
當日上午,90歲高齡的李學海在馬口村一個普通農家小院里安閑地曬著太陽,他的兒子正端茶倒水伺候著父親。
李學海怎么也想不到,當初走出馬口村立志扛槍打鬼子的他,如今還能回到馬口村;更沒想到自己還能在村里結婚生子,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能過上現(xiàn)在的好日子,老人很滿足??苫貞浧甬斈曜叱鲴R口村的情況,他感慨萬千。
1927年,李學海出生在商水縣馬口村。在他的記憶里,父親是家中的頂梁柱,照顧著母親和弟弟妹妹。父親想讓他成為一個飽讀詩書的人,于是他早早地被送到私塾,跟著教書先生學四書五經。他開始學《詩經》時,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改變了他的命運。
當時李學海只有十多歲,他跟著父親到縣城一家糧店買糧食,遇到了抓壯丁的國民黨軍官,他的父親被硬拉進一座廟中。不久,他的父親被帶到前線跟日軍作戰(zhàn)。從那天起,李學海再也沒有見過父親,父親高大的身影在他面前消失。
此后,打聽父親的消息、尋找父親,便成為少年李學海最大的愿望,可是這個愿望很快破滅。一年多后,從前線傳來消息,他的父親在一場戰(zhàn)斗中英勇犧牲,這讓原本還抱有一線希望的李學海悲痛不已。從此,為父親報仇上戰(zhàn)場打鬼子的念頭,深深扎根在這位少年心中。
3.
轉移途中遭遇日軍轟炸
就這樣,李學海一直做著文書工作,但他在部隊轉移過程中,深深地感受到了戰(zhàn)爭的殘酷。
前方戰(zhàn)事吃緊,李學海所在的軍部機關要從鄭州轉移到西安,部隊行至登封附近時,突然聽到敵機的轟鳴聲。一枚炸彈落下,幾匹馱著物資的騾子瞬間倒地,受到驚嚇的馬匹四處亂竄。見狀,李學海趕緊趴在附近的溝渠里隱蔽起來,一些來不及躲藏的戰(zhàn)士犧牲了年輕的生命。敵機離開時,地面已被炸得坑坑洼洼,地上橫七豎八躺著受傷的戰(zhàn)士。李學海目睹了殘酷的戰(zhàn)爭,更加深了他對鬼子的仇恨。
之后,為了躲避敵機的轟炸,李學海和戰(zhàn)友們不分晝夜地趕路,最終到達目的地西安。
4.
抗戰(zhàn)勝利接收日軍裝備
1945年8月15日,日軍宣布投降。李學海所在的部隊奉命回到鄭州接受日軍投降。聽到這個消息,李學海激動地要求前往。命令下達之后,他所在的軍需處全體人員前去接收日軍的軍用物資。
到達接收地點,看到日本軍官給他們敬禮,恭恭敬敬遞上裝備清單,李學海很激動?!斑@些日本鬼子,平時趾高氣揚的樣子不見了,如今還給我們敬禮;能親自去接收日軍裝備,見證這一時刻,我很自豪?!闭f起當時的情形,李學海說。
“當時接收的有八門重炮,交接完后,他們還教我們如何使用這些大炮。”李學海說,看到這些大炮,他就想學習如何操作。后來,他得到學習操作大炮的機會,終于成為一名炮兵觀測員。
2.
軍需處的一名文書
家中痛失頂梁柱,李學海一家的生活日益窘迫,弟弟妹妹還需要人照顧,僅靠母親一個人肯定不行。從此,李學海變得堅強起來,他放棄了讀私塾的機會,跟著母親在家中務農。
可是生活的苦難讓他不得不離開馬口村尋找新的出路。1943年,在同村一位熟人的介紹下,16歲的李學海到國民黨85軍當兵,憑借念過私塾識字的優(yōu)勢,他被分配到軍部軍需處,當了一名文書。當時,國民黨85軍的一線部隊在前線與鬼子作戰(zhàn),李學海則在后方做后勤保障工作。寫材料、核算軍餉報送撥款機關,這些是他的日常工作。立志為父報仇的李學海卻不滿足做這些文職工作,他經常打聽前線部隊的作戰(zhàn)情況,每當看到從前線退下來的戰(zhàn)士,他就去詢問戰(zhàn)事;看到痊愈的戰(zhàn)士重返戰(zhàn)場,他熱血澎湃也想去前線打鬼子。為此,他曾主動要求去前線,卻沒有得到批準。
“他們在前線和鬼子作戰(zhàn),我在后方做后勤保障,都是為抗戰(zhàn)出力……”每當聽到前線隆隆的炮火聲,不能親自上前線殺敵的李學??偸沁@樣安慰自己。
5.
殘存資料見證歷史
1949年5月,李學海和連隊的幾名官兵在上海投誠解放軍,成為一名解放軍戰(zhàn)士。之后,他被分配到炮兵部隊當炮兵觀測員,長期駐扎在福建、廈門等地。成為解放軍戰(zhàn)士后,李學海在部隊中表現(xiàn)優(yōu)秀,先后立過三等功兩次、四等功一次,并受到上級嘉獎。1955年,李學海從部隊轉業(yè)回到商水縣工作,重新開始了在馬口村的生活。
當日,李學海的兒子特意拿出父親年輕時的照片(如圖)和當年的功勞證、入團志愿書。這些見證老人一生的資料,有的發(fā)黃變色、有的殘破不堪,但都飽含著老人的心血與汗水,見證著他的歷史與輝煌。
如今,李學海老人的視力、聽力不是很好,但他的身體還算硬朗,在兒女的悉心照料下,過著幸福的晚年。
[責任編輯:王麗]
中華龍都網(wǎng)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