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大莊探訪新四軍游擊支隊留守處
您當前的位置 :中華龍都網(wǎng) >> 新聞中心 來源:周口晚報 | 2013-12-18 10:09:44 |
????□晚報記者 杜欣 郭坤 金月全/文 朱海龍/圖
????★
????周口市
????王皮溜
????第56站
????鹿邑縣王皮溜鎮(zhèn)
????王皮溜鎮(zhèn)位于鹿邑縣東南部,東臨亳州,南隔清水河與鄲城縣的張完、汲水兩鄉(xiāng)相望。該鎮(zhèn)轄27個行政村,6.3萬口人,7.8萬畝耕地。王皮溜鎮(zhèn)集西兩公里處,有欒臺遺址,呈方形,高約4米,面積約10畝,據(jù)考證為龍山文化遺址,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38年冬,新四軍第六縱隊司令員彭雪楓領導的抗日游擊支隊留守處曾設在該鎮(zhèn)劉大莊行政村。
????我們每到一處,總會對千奇百怪的地名產(chǎn)生好奇。像王皮溜鎮(zhèn),怎么能叫這么個不土不洋的名字呢?而一番探究之后,我們不得不對這個邊界小鎮(zhèn)刮目相看了。王皮溜鎮(zhèn)位于鹿邑縣城東南10公里處,白溝河南岸,歷史較為古老。這里三國前屬苦縣地,后屬谷陽,唐屬真源縣。宋、金屬衛(wèi)真,元、明、清及民國時期均屬鹿邑。王皮溜在古代人煙稠密,農(nóng)業(yè)發(fā)達,土質(zhì)肥沃,柳林成蔭,稱柳林鎮(zhèn)。一向為商賈匯集之地,因曾有姓王的商人在這里經(jīng)營皮貨,聞名四方,又因白溝河水勢較大,河溜(“溜”為水急之意)沖刷河床,故名王皮溜。
????對于這樣一個有著上千年歷史的古鎮(zhèn),我們一時竟不知從何處著手進行采訪了。漫步街頭,古跡難覓。雖然欒臺遺址、武莊遺址尚在,但面對如此厚重而又古老的文化遺存和文化堆積,我們更愿意讓它靜靜地躺在田野里,而不去過多地打擾它。加之受版面和采訪時間等方面因素的制約,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把一個鄉(xiāng)鎮(zhèn)的歷史、文化、經(jīng)濟等一網(wǎng)打盡。經(jīng)過一番取舍,采訪組決定放棄對這里古文化的探尋,去追尋一段紅色的記憶,那就是位于王皮溜鎮(zhèn)劉大莊行政村的新四軍游擊支隊留守處。相信從這個側面,能讓你記住這個周口邊界線上的歷史古鎮(zhèn)。
????一
????劉大莊位于王皮溜鎮(zhèn)東南1.5公里處,我們一走進劉大莊,就在村室大門口西側看到3間較為陳舊的青磚瓦房。一旁豎有一塊水泥牌子(如下圖),上面刻有“劉大莊抗日戰(zhàn)爭紀念地”的字樣,牌子上顯示,這里是鹿邑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8年由鹿邑縣革命委員會立。68歲的劉大莊村黨支部書記劉振臣告訴我們,這里就是新四軍第六縱隊司令員彭雪楓領導的抗日游擊支隊留守處司令部辦公室和彭雪楓司令的住室。因為老房子倒塌了,這3間房是1969年蓋的,當時是村里最好的建筑。劉振臣說,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在當時,劉大莊雖屬停軍歇馬的地方,卻是新四軍游擊支隊東進的大后方,有著特殊的戰(zhàn)略作用。
????1938年夏,徐州、開封相繼失守,蔣介石為阻止日軍西進,下令炸開黃河花園口大堤,豫皖蘇三省遭受洪水災害。日寇的鐵蹄在鹿邑踐踏了40余天,相鄰的淮陽、柘城、商丘、亳縣都有日偽軍駐扎。
????1938年9月底,根據(jù)中央指示,河南省委派彭雪楓率新四軍游擊支隊300多人,挺進豫東敵后,開辟豫皖蘇邊區(qū)敵后根據(jù)地。10月1日,新四軍游擊支隊由確山縣竹溝鎮(zhèn)出發(fā),8日到達位于新黃河西岸的西華縣城北的杜崗村。在杜崗與先期到達的?。】h)杞(杞縣)太(太康)游擊第三支隊和肖望東同志領導的先遣大隊會合,改編為1000多人的新四軍游擊支隊,彭雪楓任司令員兼政委,向豫皖蘇敵后挺進。
????此前的9月,日軍從鹿邑撤走,原在扶溝工作的魏鳳樓通過統(tǒng)戰(zhàn)關系,先期到達鹿邑,出任縣長。11月,黨中央派張愛萍同志到鹿邑任豫皖邊區(qū)工委書記,公開身份是魏鳳樓的參謀長,為游擊支隊東進開辟道路。
????由于鹿邑位于豫皖交界處,敵偽力量薄弱,是游擊支隊東進途中臨時歇軍休整、補充糧草、擴大武裝的良好基地。10月28日,游擊支隊由西華東渡新黃河黃泛區(qū),越過淮(陽)太(康)公路敵人封鎖線,進入鹿邑縣城。支隊進駐到城東南10公里的劉大莊、母閣、李莊、張樓一帶休整。司令部就設在劉大莊開明紳士劉乾德家里。
????二
????劉大莊是當時鹿邑縣城東南比較富裕的大村莊。魏鳳樓到鹿邑后與該村一些開明紳士建立了統(tǒng)戰(zhàn)關系,群眾基礎較好。
????游擊支隊為打開豫東抗日局面,于11月在劉大莊建立了留守處,許遇之任留守處主任,程朝先任副主任。留守處共30名戰(zhàn)士,60多名傷病員,備有無線電臺一部。彭雪楓對留守處的任務作了3條指示:1.籌集資財,以供軍需;2.對當?shù)亻_明紳士開展統(tǒng)戰(zhàn)工作;3.宣傳黨的抗日方針,發(fā)動群眾,動員青年參軍,擴大抗日武裝。
????留守處的建立,使軍隊有了可靠后方。游擊支隊東征后,留守處積極宣傳黨的抗日方針,在王皮溜、白馬驛、吳臺廟、汲水集等地相繼成立“青年抗日先鋒隊”“婦女救國會”“兒童團”等抗日群眾組織。留守處以劉大莊為中心,通過一段時間的工作,使群眾抗日組織向全縣農(nóng)村發(fā)展,并成立了“農(nóng)民抗日自衛(wèi)團”。
????三
????游擊隊在劉大莊休整,司令部設在開明紳士劉乾德家里,部隊西征睢杞太,留守處仍設在他家。劉乾德傾向抗日,劉家又是大族,在當?shù)赜幸欢ㄍ?。接觸中,彭雪楓、許遇之都和他建立了友誼。
????為解決部隊的給養(yǎng)問題,留守處提出向地方征收“抗日樂意捐”,劉乾德在抗日政策感召下,首先帶頭捐款捐物。劉乾德還走親串友,為抗日部隊募捐。
????隨著戰(zhàn)事頻繁,傷病員不斷增加,解決醫(yī)療問題是留守處當務之急。張震參謀長指示:部隊擴大到3個團,衛(wèi)生工作要加強。他派林士笑同志到鹿邑縣城,在張愛萍、魏鳳樓和鹿邑縣委協(xié)助下,籌備成立后方醫(yī)院,對原鹿邑縣醫(yī)院院長孫燦然和醫(yī)院醫(yī)務人員開展統(tǒng)戰(zhàn)工作。孫燦然具有愛國主義思想,同意合作辦醫(yī)院。1938年11月,后方醫(yī)院在劉大莊成立,后從劉大莊遷到汲水集(現(xiàn)屬鄲城)北門的大廟里,將原在劉大莊養(yǎng)傷的傷病員接到醫(yī)院療養(yǎng)。
????為便于工作,就近接受豫皖邊工委書記張愛萍領導,并與魏鳳樓取得密切聯(lián)系,留守處于1938年冬遷移到鹿邑縣城南1公里的云樓村。
????1939年4月25日,日寇以兩個團的兵力從柘城進攻鹿邑縣城,魏鳳樓率部與敵人激戰(zhàn)4個多小時才撤出城去。與此同時,張愛萍在云樓村組織留守處轉移。從此,鹿邑再次淪入敵手。鹿邑留守處也完成了它的戰(zhàn)斗使命。
????四
????劉振臣回憶說,1952年,北方慰問團一行到鹿邑慰問。會上,北方慰問團向劉大莊發(fā)放了耕牛和農(nóng)具等慰問品,還唱了兩天大戲,表示對革命老區(qū)人民的感激之情。
????據(jù)了解,新四軍游擊支隊留守處在鹿邑僅僅活動了5個多月,但為游擊支隊的東進抗日奠定了勝利的基礎。
????如今,新四軍游擊支隊劉大莊留守處的建立距今雖已75年,但鹿邑人民特別是劉大莊一帶的群眾,都為這段歷史感到光榮和自豪,更為鹿邑人民對游擊支隊的支援,為抗日作出的貢獻而驕傲。
掃碼二維碼關注周口日報官方微信